新西兰联储周三(5月28日)进一步下调官方现金利率(OCR),以刺激经济复苏,因一些经济学家警告称复苏正受到威胁。
以下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全文:
年度CPI通胀率仍处于货币政策委员会1%-3%的目标区间。尽管通胀预期指标有所上升,但核心通胀与经济闲置产能表明中期通胀将回归目标中值。出口价格高企与近期OCR下调预计将支撑新西兰经济温和增长,尽管全球关税上升可能抑制全球经济增长。
全球关税上调与政策不确定性或抑制全球增长
委员会指出,自2月声明发布以来,全球经济活动预测走弱,反映出部分主要经济体转向保护主义政策。中美经济增长预测均遭下调,反映两国间关税升级的影响。
除关税直接影响外,委员会认为国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可能抑制全球投资与消费。除关税反制措施外,各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应对方式尚不明确。例如中国可能通过大规模财政刺激应对经济疲软,而美国财政政策可能加剧其公共债务可持续性压力。地缘经济碎片化趋势与宏观制度安排质量下降,或将导致企业与家庭采取预防性行为。总体而言,2025年新西兰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预计将持续低于潜在水平。
过去一年新西兰贸易伙伴经济体的整体通胀率有所下降,多数贸易伙伴通胀预测近几个季度持续下调。主要例外是美国,其关税上调预计将加剧通胀压力。
新西兰经济在2024年年中收缩后开始复苏
委员会指出新西兰经济仍存在闲置产能,预计将随经济复苏在中期内逐步消退。出口商品价格高企与利率下行正支撑整体经济活动。2024年8月以来OCR下调的经济效应尚未完全显现。
委员会讨论了劳动力市场状况。名义工资增长放缓,企业反馈招聘难度降低。当前就业增长温和,但预计下半年将随经济复苏加速。
美国加征关税将抑制全球(尤其是亚洲地区)对新西兰出口商品的需求,制约国内增长。全球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可能抑制新西兰商业投资与消费。
综合考量下,委员会预计全球关税上升将缓解新西兰通胀压力。但如下文所述,该评估存在显著不确定性,取决于关税影响主要体现为需求侧还是供给侧。国内货币政策将聚焦其中期通胀影响。
从中期通胀视角评估,国内财政政策与2月声明预测基本持平。2025年预算案允许企业提前折旧备抵的政策预计将刺激投资,但其通胀影响料将被政府支出削减所抵消。
年度CPI通胀率预计将维持在目标区间并趋近中值
委员会讨论了国内通胀压力。2025年第一季度新西兰年度CPI通胀率升至2.5%,基本符合先前预测。多数核心通胀指标持续回落,目前均处于整体CPI通胀目标区间内。
年度CPI通胀率预计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升至2.7%,随后于2026年回归接近2%的目标中值。短期通胀上升主要受食品与电力价格上涨驱动。
非贸易品通胀预计将持续回落,与经济闲置产能状况一致。中期内年度贸易品通胀预计将维持在1%左右,反映全球增长乏力与贸易伙伴通胀回落。
金融体系保持稳定
委员会注意到自2月声明发布以来多数批发利率下降,导致抵押贷款与定期存款利率走低。随着更多房贷客户以更低固定利率续贷,存量房贷平均利率未来几个季度料将持续下行。2025年6月与9月季度约有半数存量房贷面临重新定价。
委员会听取了金融体系稳定性简报。尽管住房与小微企业不良贷款随经济收缩有所增加,但银行体系资本充足,财务状况稳健。委员会认为当前实现通胀目标与维护金融稳定之间不存在实质性冲突。
委员会听取了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进展报告。受全球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国内批发利率波动加剧,但市场运作未妨碍货币政策传导。
经济前景风险加剧
委员会讨论了基准预测面临的若干关键风险:企业与家庭通胀预期指标上升,可能反映食品价格上涨及美国关税通胀效应等短期因素。预测假设中期通胀预期仍锚定目标中值,但部分委员强调存在预期普遍持续上行风险。
委员会探讨了进口价格中期前景。委员指出,在去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生产率下降可能推高进口价格。出口价格则面临全球增长疲软与国际肉类乳制品供应加速恢复的下行风险。
海外经济政策重大调整可能导致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例如美债可持续性担忧或推高债券收益率与全球资产价格下跌。
国内前景存在替代情景
除关税政策规模与持续时间不确定外,其对新西兰经济的传导路径亦不明确。部分委员强调,随着全球供应链适应贸易壁垒,贸易成本增幅可能超预期,导致中期通胀压力大于基准预测。另一些委员则认为政策不确定性可能抑制全球投资,贸易转移或使进口价格降幅超预期,从而缓解中期通胀压力。
5月声明中的两种情景模拟了这些风险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它们仅代表众多可能路径中的两种,旨在突出委员会可能面临的权衡考量。
委员会强调,实际决策需综合多重因素。对任何风险的应对将取决于当时经济状况、通胀压力前景,以及避免经济不必要波动与维护金融稳定的次要目标。
委员会投票决定将OCR下调至3.25%
委员会就OCR基准路径达成一致。
在维持OCR于3.50%或下调至3.25%的选项讨论中,支持降息的观点强调:CPI通胀处于目标区间、经济存在显著闲置产能、核心通胀与工资通胀持续回落,且国际形势导致国内活动与通胀压力弱于2月预测。部分委员指出当前非贸易品通胀受管制价格推升。这些因素支持降息25个基点以维持中期物价稳定。
主张维持利率不变的委员认为,此举有助于评估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主体的实际影响,巩固通胀预期锚定,并防范关税供给侧效应推高通胀的风险。
5月28日周三,委员会以5:1的投票结果决定将OCR从3.50%下调至3.25%。
当前通胀处于目标区间内,委员会已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以维持中期物价稳定。